聊城无缝钢管价格下挫起因钢贸违约A股大跌
时至今日,发端于2012年三季度的大量钢贸企业纠纷,聊城无缝钢管价格下挫起因钢贸违约A股大跌,多家涉及钢贸业务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正在发酵。
4月20日,中钢天源发布年报,营业收入同比降低40.09%,净利润同比大降424.52%,亏损3451.56万元,其主要原因之一为2093万元钢材存在不能收回风险,以致大幅计提减值准备。
2012年5月至7月,中钢天源全资子公司购买的1599.962吨、1873.322吨热卷,1510.5吨螺纹钢,放至上海兴扬仓储后不翼而飞。2013年1月4日,马鞍山中院判决,要求兴扬仓储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中钢天源子公司交付上述货物。
尽管如此,但公司仍对涉及的2093万元钢材款计提1302.96万元的减值准备,该笔计提更占2011年净利润的122.51%。
“一般年内计提坏账准备在5%,而该计提比例高达62.25%,这充分表明公司对回收该笔欠款的不看好,回收可能性很小。”北京地区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人士表示。
中钢天源并不孤独。据本报记者统计,去年三季度以来,中钢天源、中材国际、马钢股份、中储股份、厦门信达、象屿股份先后卷入钢贸商违约官司,目前仅中材国际和中储股份顺利脱身
银河证券称危机逼近悬崖
相较上述4家公司,中材国际和中储股份较为幸运。中材国际与钢贸公司达成和解,涉及4.22亿元纠纷金额尽数归还。中储股份则依托大股东收回涉及纠纷的子公司,摆脱干系。
一位评级公司研究员指出,上述案例的爆发意味着,钢贸圈中层出不穷的虚假质押、重复质押与货权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已逐步向以上市公司为主的行业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蔓延。
不容乐观的是,伴随近期长三角钢贸违约风险愈演愈烈,后续或有很多企业卷入巨大钢贸旋风。
“国内最大的钢材周转市场长三角地区,以闽东-宁德商人为主体的钢贸企业,许多深陷债务寒冬不可自拔,甚至已波及聊城无缝钢管价格。这场延续近两年,且还在深化的系统性危机,似已逼近悬崖。”近期,银河证券一份研报指出。
“短期内宏观景气回升幅度较弱,钢价仍将在低位徘徊。对钢贸行业来说,上下游放宽钢贸商信用政策的可能性很低,整体资金面难有改善,市场短期内解决钢贸商资金链危机困难重重。”前述研究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