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缝钢管消耗与M2难舍难分
山东无缝钢管水泥消耗多的问题,我认为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任何事物都有发展阶段,即使是无生命的东西,譬如恒星与银河系,也有发展阶段。动物和植物就更有阶段了,孩子也好,树木也好,庄稼也好,城市也好,一切一切都有阶段。到了什么阶段,就会出现什么现象,需要一些什么东西。过了那个阶段,又不需要了。世界万物都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国家处于重点建设住房和交通设施的阶段,山东无缝钢管厂的消耗,难免多一些。
当然,国情不同,建房子消耗的结构管、水泥和木材的比例,就会不一样,甚至可能有很大差别。1985年我去西德,参观过他们制造房屋的工厂,流水线上走的预制墙壁,主要用木方和木板,中间夹泡沫保温材料。后来又随车到安装现场观看,打地基还是用了一些钢筋水泥。欧美家庭的二三层小楼,大量用木材建造。其实,我国古代的四合院建筑,也主要用木材,那时没有钢材水泥,即使有,也未必多用。山东无缝钢管厂
在土地与森林资源都已经非常短缺的当代中国,用山东无缝管水泥建高楼,既节约土地,又保护森林,是非常合理的建材使用与消耗结构。欧美人均土地与森林资源多,不及时采伐木材也会腐朽在森林里,反而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因而,欧美多用木材建房,也是合理的。我国和那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资源状况不同,不可生硬对比。如果我国的中等收入家庭,家家都是一栋二三层的木制小楼,森林会砍伐殆尽,土地也难以支撑。所以,我国还是应当尽可能多用热轧无缝钢管水泥,多建一些公寓式住宅,较为适合国情。聊城无缝钢管厂
说到房价,我的看法是有相当大的购买力支撑。倒退30年,无论一手房还是二手房,谁要报价1万元1平方米,谁发疯。那时候,有需求,没有购买力。购买力是件大事,是件实事,贷款也不是毫无根据随便发放的。现在买房子的人,有没有搞投资的,有,但比例不高,不是主流。城里的房子有没有空置的,有,但和几个人挤在一间房里的进城务工求职青年相比,数量还是少。
在我看来,推高房价的首要因素,是货币收入水平总体提高,差距拉大,钱不如以前值钱了,以后还将更不值钱。没有这一条,农民工即使都拿到当年周恩来总理二三百元的月工资,房子的价格也卖不上1平方米2000元。推高房价的第二因素,是建房的土地供应不足,房子没有积压到卖不出的程度。个别房子积压严重的城市,房价已经大幅度下降,这是供求规律,谁都不能违抗。推高房价的第三因素,是成千上万家中有房的青年,受大城市机会多、工资较高等多种因素吸引,不顾一切地非要跑到他没有房子的大城市谋职务工。
后面这个第三因素,有着深厚的背景,不是谁想劝止就能够停止的。他和她很清楚,他们两家现有的两所房子,将来要面临无人居住的局面。他们当中有的人,甚至更有远见,能够料到他们的独生女和别人的独生子结合,总共将有5地6所房子需要他们照料。但此时此刻,他和她正在热恋,哪有时间细想未来6所房子的处置方案,眼前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是赶快买房结婚。芸芸众生,如此谋生,怎样看呢,只能用时代和阶段来解释:我国踏进了城乡住房结构调整与升级换代的历史时段。在这个时段上,现在1元钱的购买力,相当于未来的10元钱,正如38年前的39.5元月工资等于现在的3950元一样。物价只有这样变动,未来年轻一代的活劳动提供者,才有生活希望和劳动热情。
关于M2与GDP的比例,我有一个老观点,翻出来供大家参考。1990年我去日本考察财政投融资,第一次碰到“国富”这个统计指标。翻译成中文,应当叫“国民财富”。在很长的时间跨度内,日本的国富构成都是80%左右为地产,钢铁、机械制造、电器等产业的全部机器设备,加起来占国富的比例只有8%。这样的数字,一开始让我惊讶,但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地产价格高,是一方面因素。土地在哪个国家都是最宝贵的资源,恐怕是更根本的原因。现在我国的土地也开始贵起来,房地产占国民财富的比重在上升。当土地产权进一步明晰后,单算地产,占国民财富的比重也不会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