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看似简单,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
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黄群慧看来,我国新一轮产能过剩非常棘手。
黄群慧对本报分析,根据相关行业协会和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12年年底,山东无缝钢管厂产能约为9.7亿吨,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2%;水泥产能达30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2.7%;电解铝产能为276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2%;平板玻璃产能为10.4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为68.3%。;造船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般产能利用率80%~90%较为适中,而低于80%意味着存在产能过剩,而低于70%则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剩问题。”黄群慧对本报介绍,而我国的粗钢、小口径无缝钢管、电解铝、平板玻璃和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都在70%左右,说明我们的产能过剩现象很严重。山东无缝钢管厂
“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并非仅仅是经济周期的原因所致,而是体制方面的原因,因此很难再通过逆周期的经济调控政策来消化,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而能否进行制度创新,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关键节点。”黄群慧对本报记者强调。山东无缝钢管厂
尽快制定反映产能过剩的指标体系
《21世纪》:您如何理解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产能过剩会周期性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难题?
黄群慧: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放到中国工业的国情来理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项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高压锅炉管、电解铝、水泥、精炼铜、船舶、冷拔无缝管、空调、冰箱等产品产量都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伴随着我国经济“长大”的喜悦,“大而不强”的结构性问题也困扰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能过剩就是集中的体现。
所谓产能过剩,直观可以理解为一个经济体的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具体地说是产能利用率低于正常值的经济现象。所以我们先后在1998年-2001年、2003年-2006年发生了两轮相对严重的产能过剩,现在正在经历是2009年以来持续至今的第三轮产能过剩。山东无缝钢管厂
产能过剩看似简单,但它之所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其背后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有市场自身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经济周期波动方面的原因,但更为关键的原因是我国经济体制亟待改革、经济发展方式亟须转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主流”,长期以来不仅造成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近两年甚至一些所谓高端产业也由于一哄而上出现了产能过剩。山东无缝钢管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