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拔千斤”环保是撬动小口径无缝管业升级的关键“抓手”
由于产能过剩和落后产能淘汰缓慢,小口径无缝钢管企业污染物排放多年得不到有效控制。据统计,2013年钢铁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粉尘的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量的9.5%、6.3%、9.3%和20.7%。
今年初以来,中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
李新创认为,环保是撬动中国小口径无缝管业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进行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且对所有产能过剩行业都是如此,因此必须有更为严格的淘汰落后的政策,并对污染排放实行区域总量控制,通过环保手段实现整个产业升级。
“我们一定不能小看环保这个手段,而且环保不执行,导致行业的不公平竞争,...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他指出。
他解释称,按照小口径钢管行业来看,环保较好企业的吨钢环保成本在120-150元人民币,但有些基本没环保的钢企,其吨钢环保成本不过20-50元,有的甚至是零,这造成实际上的不公平竞争,造成产业难以升级。
实际上中国的环保立法早就有,但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
李新创认为,就山东无缝钢管厂行业而言,应该以环保标准作为淘汰落后最严格的执行标准,并进行区域总量控制,而首要就是对所有企业进行环保改造。
“没有前途的不用改造,直接淘汰,通过环保成本让能耗高污染高的企业难以生存,还给钢铁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他称。
他并呼吁,中国政府必须要尽快行动起来,把环保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而钢铁业作为高污染的行业,则要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并严格执行。
工信部最新报告称,下一步将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小口径合金管工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配合制定和实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及有关综合性的政策措施。
中国钢企可能成为中国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下一个目标。中国环保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称,钢铁行业将成为继电力行业后环保部“十二五”期间整治的重点,最近环保部正在酝酿更为严格的整治方案,其中对于环保问责制将更加清晰,从环保事故发生后进行的事后问责转向对整个环保过程进行“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