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监控过于滞后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弄虚作假
已经关停了的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气化”)第二焦化厂一年之内却上了三次“黑名单”。
本报记者七月初在其太原内的工厂看到,厂房内已人去楼空,设备早已停止运转。事实上,早在2012年8月22日,随着最后一炉焦炭的推出,太原煤气化第二焦化厂这个太原市区焦炭产能最大的焦化企业,正式退出太原煤气化生产运行序列。
山东无缝钢管厂是一家无缝钢管,小口径无缝钢管,16Mn无缝钢管,精密无缝管大型生产供应企业,经山东省外经贸厅批准,享受进出口经营权,是一家集生产、贸易、服务、新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省级大型钢铁企业。
然而,这家已停产一年的煤气化第二焦化厂仍然出现在今年工信部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以及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领导组确定的目标任务中。
7月25日,工信部公布了2013年产能淘汰第一批名单,共包括焦炭、冷拔精密管、水泥在内的19个工业行业1294家企业。
同时,工信部要求相关企业,力争在9月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确保在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
19个行业,1294家企业,剩下60余天,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能否完成,也成为一个疑问。不过,这项任务看似任重道远,但实际上,此次“上榜”的不少企业及其落后设备,其实已于公告前被关停拆除。近日,该名单涉及的19家上市公司中,11家发布公告称其所涉及的落后产能早已淘汰。
淘汰落后产能为何出现时差?“主要是因为有些企业在之前就感觉到一些项目是不符合标准的,所以已经做好了准备,事先关停了,既然工信部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也要,于是就一拍即合了。”钢铁研究人士对本报记者说。此外,还有业内人士将原因归结为中国的环保监控过于滞后,而非主动实时的监管。
淘汰力度有限:炼铁淘汰比例不足1%
在19个被公示的行业中,其中涉及公司较多的行业有水泥和纸业,分别为140家与274家。淘汰产能较多的为钢铁和焦炭,其中涉及炼钢产能约280万吨,炼铁产能700万吨,以及炼铁所用焦炭产能1630.3万吨。
此前于4月份,工信部公布了今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任务,炼铁产能263万吨、炼钢产能781万吨。而根据本次公布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炼铁产能已超过4月份计划任务。
淘汰力度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吐槽。“炼钢行业淘汰的企业中,河北才淘汰一家。可想而知,淘汰力度不够。”汾渭能源一位人士说。他所指的这家为文安县纳税大户新钢钢铁有限公司30吨电炉2座23.1万吨产能。
全国炼铁总产能为9亿吨,此次工信部拟淘汰炼铁行业9家企业的13座高炉,共计277万吨,淘汰比例不到1%。对此,多位钢铁业内人士表示,对行业整体影响极为有限。
“尽管这次淘汰落后产能的总量不是很大,但是传递出了一个信号,它设立的关停的时间段和项目很具体,甚至具体到哪个锅炉,我认为这次是实实在在地推进去产能。”钢铁业内人士在谈到这份名单时说道。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则强调,去产能去库存需要时间。“我们所面临产能过剩是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更高水平的过剩,消化难度更大。消化短期过剩产能必须有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目前这个退出机制还不太完善。”
然而在淘汰落后产能所占行业比例甚小的情况下,拟淘汰项目有不少早停工,实际新增淘汰量大大缩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