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厂吨钢“100块”的秘诀在哪里?
100块,这是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德龙钢铁集团(下称德龙钢铁)2012年生产一吨钢能挣到的钱。两块六,这是中钢协公布的2012年全国重点大中型山东无缝钢管企业平均产一吨钢能挣到的钱。
2012年德龙钢铁用600万吨的产量,换来了300多亿的收入,利润超过6亿。同年,中钢协下属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钢铁企业产钢5.9亿吨,换来3.5万亿的销售收入,利润为15.81亿元,销售利润率仅0.04%。
这是一家产能不过800万吨的民营钢企,没有矿山、没有非钢产业、也没有政策扶持,同样受制于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和需求不振,却在全国山东无缝钢管厂企业利润排行榜上,稳居前20名。
丁立国是德龙钢铁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他不羡慕财富500强。2008年至今的五年间,他没有进行一吨产能的扩张;现在随着全行业进入亏损期,他决定大干一场。
成本为王
丁立国是个喜欢混圈子的人,但不在钢铁业。他的圈子里有郭广昌、刘永好、柳传志,有捧红气功大师的马云、还有为国足花7000万请洋教练却被踢成1:5的冤大头王健林等等。
据说这帮人在一起不是参禅问道练太极,就是周游列国找商机。丁立国在今年6月底,跟他们集体去了趟欧洲。欧洲行的自由活动时间,丁立国就跑去为德龙寻找可能的钢铁合作伙伴或者技术了。他在欧洲和企业谈了两个技术,一个是焦炉煤气技术,一个是直接还原铁(DRI,不用建高炉,用天然气把铁矿粉变成生铁)。后者在中国钢铁业里已经被炒过阵子了,由于具备理论上的短流程、低污染等工艺特点,一度广受追捧。
早几年间,不断有国内钢厂试图引进。其中,宝钢早在2005年就曾从奥地利设备供应商奥钢联购买直接熔融还原炼铁设备。中国冶金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说,“宝钢引入的两套设备已经停了。由于后期的技术和成本问题,这项技术在中国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聊城无缝钢管厂
但丁立国希望这样的先进技术能在德龙获得成功,因为这是降低成本有效渠道之一。为此,丁立国甚至将德龙的运输车队改为LNG车型。控制成本对于德龙来说,是生存的核心技能。对于开始全面亏损的无缝钢管厂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中钢协最新的一组数据是,旗下监测的全国重点钢铁企业1-5月份,粗钢产量2.6亿吨,利润总额28亿,吨钢利润11元,销售利润率0.19%。
德龙钢铁也未能摆脱整体低迷的行业周期。今年上半年,德龙钢铁集团整体盈利1.5亿,不过只完成了全年预算的不到20%。实现现金流2.7亿,吨钢利润93元,销售利润率2.85%。7月17日,欧洲考察归来的丁立国对经济观察报分析说,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上游原料成本过高下不来,下游小口径无缝钢管消费又上不来,此前国内整体的经济形势也不好。
丁立国认识到钢铁行业长期低迷的是从去年开始的。当时,4万亿投资为中国钢铁业带来的意外红利迅速消退,而原材料价格依旧高涨。为此,德龙钢铁制定的对策是“采购低库存,销售零库存”,以此来应对高企的矿石成本和低迷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意味着对整个德龙钢铁生产流程的改造。
按照目前国内钢铁行业一般的生产流程,原料需要保证的45天~60天的库存。但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不断的波动让这种旧有的生产模式面临挑战,一旦矿价下跌,库存意味着亏损。作为应对,德龙钢铁将自己的矿石库存控制在10天以内。
据丁立国说,德龙钢铁是全国最早提出这样思路的钢厂之一,沙钢集团、南京钢铁集团都曾赴德龙学习这一模式。至今这一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全国钢铁企业普遍采用的对策。
除此之外,德龙钢铁吨钢“三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只有60多元,财务费用不到20多元,而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财务费用普遍在200元左右。因为这些大钢厂一直从银行贷款进行产能扩张所致。
虽然很多比德龙钢铁更晚进入钢厂,产能都已经超过了德龙钢铁。但较低的财务费用,让丁立国庆幸德龙钢铁没有成为替银行打工的苦逼工厂。此前的保守,现在成了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