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将精密无缝管建设投资回报率作支撑
统计局的卖地收入数据与其他两部委的相差1万多亿元
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此了解后发现,2012年这一相关数据,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国土部的相差竟然近2万亿元。
到底怎么回事?
在卖地收入数据方面,主要统计报告数据的国家部委有三个: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记者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这三个部门今年上半年公布的2012年的相关数据,却各不相同。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的土地成交价款为7410亿元。但这一数据远远小于国土部和财政部的同期数据。
国土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招、拍、挂出让的精密无缝管厂建设用地土地的出让合同价款为2.55万亿元。而据记者了解,各地招拍挂出让的土地中,绝大部分是无缝钢管厂产业用地,出让合同价款在2万亿元左右。
而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缴入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为2.89万亿元。其中,招拍挂和协议出让收入2.54万亿元。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相比而言,国土部与财政部在地块出让、出让金收入等方面的精密钢管指标更清晰,因此这种口径易形成统一,更接近真实的房地产业用地出让规模。
与国土部的“2.55万亿元”相比,国家统计局的“7410亿元”,少了1.26万亿元
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而言,要想实现今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还不得不借重固定资产投资。多位经济专家均指出,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中,当前投资所扮演的角色最重,其中,冷拔精密管投资又至为关键。而过分倚重房地产投资,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更大,无疑令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进而产生了高房价、土地财政、地方债等一系列反应。
严跃进向记者表示,“当前投资呈现出过大的风险。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看,2012年达到了13.86%的水平。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角度看,这一比例精密无缝管固然允许。但是,鉴于该比例的背后更多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因此这种高额的投资水平,或许缺乏高效的投资回报率作支撑。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投资冲劲势必会受到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