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钢为什么8000万元存货才被发现,监管有哪些漏洞?
钢股份称,通过盘点备品备件,意外发现价值8126万元存货,计入2012年营业外收入。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暴露了柳钢股份内控薄弱,有调节利润之嫌。这已是柳钢股份2012年第二次调节利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采用这种做法的并非柳钢股份一家。在行业严峻形势之下,*ST鞍钢、华菱钢铁、新钢股份、武钢股份、太钢不锈等众多钢企大玩会计政策,一时间调节利润成风。
柳钢两次调节利润
7月12日,广西最大的钢铁企业柳钢股份公告称,去年,钢铁市场形势严峻,为应对危机,公司积极挖掘内部管理效益等举措。经认真研究,以前公司在精密无缝管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比较粗放,当期成本核算不真实,且形成大量账外物资,对此进行了整治。
2012年9月初,由公司领导组织部门对生产现场未使用的机旁备件进行清理核查,共查出已出库而未使用的机旁备品备件15万余件。由于未设机旁备品备件辅助账,公司参照最近同类备件采购成本,对每一件备件逐一定价,最后核实确认,该批备件价值8126.32万元。此次存货,全部计入公司2012年度营业外收入。
“公司内部管理太粗放了,废旧物资都能堆积成山,东西买了一大堆,然后只用一点,或者都没用就废弃了。”上海一位审计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备品精密钢管存货列入哪个年度都不知道的上市公司,审计所可以判内控薄弱,出保留意见。”
负责审计的致同会计事务所认为,柳钢股份备品备件盘盈计入当年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柳钢的管理水平还是很好的,(我对)这个情况不是很相信。”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业内人都知道冶炼1吨无缝钢管所需的铁矿石和煤炭以及其他备品材料,而山东无缝钢管厂做上述调整,很可能是进行利润调节。
实际上,柳钢股份类似行为在2012年就出现过一次。2012年1月18日,柳钢股份称,与同冷拔无缝管行业其他公司对比,公司现行折旧速度偏快,折旧年限偏短,加之此前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主要围绕淘汰落后、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项目进行,完成了相关技改工作,对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起了很大作用。柳钢股份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包括将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从20年提升至30年,机器设备从10至15年提升至15年。由此,2012年度可增加净利润超过4.25亿元,超过2011年未经审计净利润的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