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无缝钢管行业遭“脱硫”不达标困扰
目前小口径无缝钢管行业烧结机(对铁矿粉进行烧结处理的主体设备)烟气脱硫的建设和运行存在太多问题。
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建成烧结技术脱硫设施389台,占总台数的1/3,实施脱硫设备面积接近6.3万平方米,占50%。其中球团脱硫设施44台。
让刘炳江恼火的是,一方面2/3的小口径钢管烧结机没有上脱硫,另一方面已经安装烧结机的脱硫设施实际脱硫效果还很差,“平均综合效率值为38.6%,远没有达到设计值和国家减排的要求”。
本报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 很多企业虽然上了脱硫设施,但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并不完善,只是单一记录脱硫效率和出口浓度等少量数据,甚至有些还未配备DCS系统,脱硫系统的控制完全凭操作工人的经验运行。
这一状况让刘炳江很生气,“我曾经去一个小口径无缝钢管公司,看完(脱硫)了很生气,你拍着胸脯说企业这样那样,你到隔壁电厂去学一学,看看人家是怎么运行的,很简单。”
实际上,电力行业脱硫起初“豆腐渣”工程很多,100多家脱硫公司曾有十几种脱硫技术,但经过治理,电力行业的脱硫现在运行良好,不仅行业脱硫主流技术已经占据绝大部分,烟气脱硫技术甚至赢得了国际订单。
部分参会企业人士看来,脱硫市场的混乱也导致设施建设质量低下。“现在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脱硫工艺五花八门,有十几种,还有叫不上名字的祖传秘方,没有主流技术。”山东一家参会企业人士称,国家强制让企业上脱硫,但上哪种技术并没有方向。 对此,刘炳江回应,现在正是开展大规模整顿的时候,“现在脱硫技术的顶层设计已经脱离了轨迹,如果市场失灵,政府就要出手”。
|